学术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应邀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成梦娇发布时间:2022-01-08浏览次数:67

       202217日,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峰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通过Zoom会议平台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核酸信息材料的精彩线上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的主线为核酸结构核酸功能核酸信息调控。沃森与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了目前我们所熟知的DNA的双螺旋结构,二人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与之相关的生物传感材料、逻辑运算材料、DNA存储材料和基因编辑材料也得到了大幅度发展与应用。DNA可以通过AGCT碱基的精确配对与接近无限的排列组合承载大量信息,其形态既可以来自于自然产生,也可来自于人工合成。接着,樊春海院士以一句取自《道德经》中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开始了其报告中应用部分的讲述。框架核酸是一类人工设计的结构核酸,其尺寸、形貌和力学特性可程序性调控,是分子识别的通用平台。在应用领域,这类核酸既可以为分子识别提供结构支撑,又可以为重大疾病诊疗提供基本工具。目前,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列于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之中,冷数据的存储也成为了国家的战略需求。DNA在信息存储领域所展现出的超高密度、超长寿命、超抗干扰、超低能耗以及超摩尔定律等独特优势也预示着其在未来并将受到广泛应用。

报告结束后,参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与樊春海院士进行了讨论交流。


樊春海院士简介:

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2003年在圣芭芭拉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2016年任科技部纳米973首席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兼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已在NatureNatureScience子刊等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自2014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撰稿人:赵炳坤